中职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中职教育 >> 正文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04月17日 11:46  点击:[]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护理(720201)

  1.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基本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技术技能培养、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全教学体系,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人才;鼓励学生取得的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成为通过职教高考升入高职院校的具有1+X证书的合格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

    五、职业范围

序号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1

护士

护士执业资格

临床护理

2

护士、医疗护理员

护士执业资格、养老护理资格

老年护理

3

护士

护士执业资格、社会心理服务资格

心理护理

说明: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六、人才规格

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或)国家职教高考升学考试。

(一)职业素养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忠于人民,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愿为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2.热爱护理学专业,对护理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关爱生命,具有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全心全意服务的精神。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遵守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

4.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

5.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减轻痛苦,维护健康。

6.具有较好的护患交流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

7.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8.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

2.具备基本的文化课理论知识。语文要求考查学生基本文字运用、文学常识、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写作的能力;数学要求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的运用能力以及运算、数据处理、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英语要求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的基本技能。

3.具有基础和临床护理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4.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和心理疏导,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5.具有对护理对象的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

7.具有特殊人群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或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及对其进行自我保健指导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8.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9.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医学专业

本科:护理
八、课程结构

专业

技能课

毕业实习

综合实训

专业

核心课

 

急救护理技术

 

外科护理

 

内科护理

 

儿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健康评估

 

护理学基础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

 

 

 

专业选修课

1.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心理与精神护理

3.老年护理

4.中医护理

5.护士人文修养

 

 

 

 

专业

基础课

 

药物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

 

生理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

公共基础课

历史

 

艺术

 

信息技术

 

体育与健康

 

数学

 

英语

 

语文

 

职业道德与法律

 

哲学与人生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毕业实习模块,5个模块构成。

1.必修课程为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毕业实习。必修课程(毕业实习另计)16学时计1学分。

2.选修课程为校定选修,共计5门课程作为校定选修课,总学时为160学时,共10学分。

3.毕业实习1周计1学分,共计32学分。

【公共课程模块】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开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3

哲学与人生

36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主要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训练,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198

6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主要内容是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旨在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读懂简单应用文的能力。

144

7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主要内容是护理专业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旨在提高学生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168

8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主要内容是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能,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健身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144

9

信息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开设,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络应用能力。

64

10

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标准》开设,包含音乐、美术、舞蹈、设计、工艺、戏剧、影视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课程,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相关课程相衔接,具有思想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

36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在一定历史观的指导下,研究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并加以叙述和阐释的学科,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72

【基础课程模块】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解剖学基础

主要内容是人体胚胎发育概要,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基本功能,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解剖学基础知识。

118

2

生理学基础

主要内容是生理学概述、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生殖、衰老等,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生理学基础知识,让学生懂得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88

3

病理学基础

主要内容是疾病的一些共同性病理变化、常见疾病和主要脏器功能衰竭的基本病理知识,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病理学基础知识。

72

4

药物应用护理

主要内容是临床常用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旨在使学生具备专业必需的药物应用护理基础知识。

80

 

【专业课程模块】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护理学基础

主要内容是护士素质与角色、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护理程序、护理安全与防护,以及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等。

108

2

护理专业

技术实训

主要内容是生活支持护理技能、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维护技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能、诊疗技能,以及专科护理操作方法训练等。

60

3

健康评估

主要内容是健康史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身体评估、常用实验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检查、常用护理病历书写及资料分析、护理诊断等。

54

4

妇产科护理

主要内容是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正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正常分娩期产妇的护理、正常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围生期母儿的护理、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以及妇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计划生育等。

48

5

儿科护理

主要内容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小儿营养与喂养、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与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等。

48

6

内科护理

主要内容是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病病人的护理等。

108

7

外科护理

主要内容是外科学总论、手术的基本知识、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外科病人营养支持的护理、麻醉病人的护理、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损伤病人的护理、以及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等。

100

8

急救护理技术

主要内容是院外急救、急诊科设置与管理、重症监护、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救护,以及常用救护技术及护理等。

32

 

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国家《护士条例》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同时,保证实习岗位与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并覆盖职业准入标准的内容。

(一)时间分配:

第五、六学期毕业实习共32周,其中医院实习28周,包括内科8周,外科8周,妇产科5周,儿科5周,手术室1周,急诊室1周;社区实习4周,也可用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高考升学考试辅导、技能强化训练、就业能力训练等。

(二)目标要求:

1.树立整体护理理念,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养成护理程序的工作习惯,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的能力。

2.具有正确、规范、熟练地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的能力。

3.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4.具有对临床常用药物的疗效与反应进行观察和处理的基本能力。

5.初步掌握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和常用方法;能说出抢救仪器及监护仪的使用常规,并能进行操作。

6.具有巡回和配合中、小型手术的能力。

7.了解一般病室的布局和急诊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ICU病房和CCU病室的布局特点,熟悉病房的主要设备及使用方法。

8.具有对入、出院病人进行一般卫生宣教和必要的健康指导的能力。

9.掌握护理文件中的书写格式与规范要求,熟悉医疗档案的管理。

10.掌握基本的护患沟通、交流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友好合作。

11.能初步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并能初步进行健康指导。

12.熟悉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保护个人和集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十、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1.时间分配:3年共计149周。第1学期为25周,其中军训3周,教学15周,复习考试1周,寒暑假6周;第2-4学期各为26周,其中值周1周,教学18周,复习考试1周,寒暑假6周;第3学年46周,其中毕业实习32周(包括医院实习28周、社区实习4周),毕业复习、考试14周。详情见下表。

 

附:教学时间安排表

学年

学期

军训

值周

教学

复习考试

毕业

实习

寒暑假

总计

第1学年

第1学期

3

15

1

6

25

第2学期

1

18

1

6

26

第2学年

第3学期

1

18

1

6

26

第4学期

1

18

1

6

26

第3学年

第5-6学期

14

32

46

总    计

1

3

72

18

32

24

149

2.学时安排: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时数为6-8学时,每学时40分钟。

( 二)教学安排

课程  类别

序号

课程

名称

按学期分配

学时数

学分

学时分配

1学年

2学年

3

学年

开课学期

考试

考查

总学  时数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1学期

2学期

3学期

4学期

5

学期

6

学期

15周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14周

学时数

周学时

学时数

周学时

学时数

周学时

学时数

周学时

毕业

实习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

1

36

36

0

2

36

2

毕业实习32周,主要进行护理专业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的实习,选择急诊、康复、五官等科室实习。

2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2

36

36

0

2

36

2

3

3

哲学与人生

3

3

36

36

0

2

36

2

4

4

职业道德与法律

4

4

36

36

0

2

36

2

5

5

语文

1-4

1-4

198

198

0

11

48

3

48

2.5

54

3

48

2.5

6

6

英语

1-4

1-4

144

144

0

8

36

2

36

2

36

2

36

2

7

7

数学

1-4

1-4

168

168

0

10

48

3

48

3

36

2

36

2

8

8

体育与健康

1-4

1-4

144

144

0

8

36

2

36

2

36

2

36

2

9

9

信息技术

1-2

1-2

64

64

0

4

32

2

32

2

10

10

艺术

1-2

1-2

36

36

0

2

18

1

18

1

11

11

历史

1-2

1-2

72

72

0

4

36

2

36

2

专业技能课

基础课

13

1

解剖学基础

1-2

1-2

118

88

30

7

64

4

54

3

14

2

生理学基础

1-2

1-2

88

83

5

4.5

40

2

48

2.5

15

3

病理学基础

2-3

2-3

72

64

8

4

36

2

36

2

16

4

药物应用护理

3-4

3-4

80

72

8

5

32

2

48

3

核心课

17

1

护理学基础

1-2

1-2

108

72

36

8

54

3

54

3

18

2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

3-4

3-4

60

10

50

4

30

2

30

2

19

3

健康评估

3

3

54

40

14

3

54

3

20

4

内护

3-4

3-4

108

80

28

7

60

4

48

3

21

5

外护

3-4

3-4

100

70

30

6

54

3

46

3

22

6

妇护

3

3

48

36

12

3

48

3

23

7

儿护

4

4

48

40

8

3

48

3

24

8

急救护理技术

4

4

32

20

12

2

32

2

选修课

25

1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

2

28

28

0

2

28

2

26

2

心理与精神护理

1

1

28

28

0

2

28

2

27

3

老年护理

4

4

54

20

34

3

54

3

28

4

中医护理

2

2

32

20

12

2

32

2

29

5

护士人文修养

4

4

18

18

0

1

18

1

总学时数、总学分数、

2046

1759

287

121.5

476

28

542

31

512

30

516

30.5

总周学时数

毕业实习

1080

1080

36

合计

3126

1759

1367

157.5

毕业考试  课程

医学综合

每学期开课门次

11

13

12

12

考试门次

5

6

6

5

考查门次

6

7

6

7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各环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技能课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较熟练的岗位技能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多种职业技能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并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衔接,做到课程与考证相结合,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同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开展技能考核,技能竞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以后到工作岗位的实战能力,达到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要求,以及达到让学生通过职教高考升入高职院校的要求。课程教学模式要依据护理岗位能力需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见习,使学生熟悉医院环境及临床、护理工作内容,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为课程改革、教与学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工作应在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教学资源体现专业特点。保证教学做三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早临床、多临床应合理安排课程调配教师组织与管理好教学,提高校内实训是课内外的使用效率,积极与校外实训基地协调合作,完成见习实习计划。

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与理论实践教学活动,共同保证本标准的实施质量。

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吸纳家长、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评价,重视毕业生跟踪评价。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按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进行,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应有技能考核。

毕业实习要进行出科考核,毕业考试科目有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

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本专业应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一)校内实训实习室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实训实习室。实训实习室的建设应保障教学、贴近临床、注重人文。可设置模拟病区和虚拟仿真实验室。

(二)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应当建立满足护理专业实训要求,与学生规模相适应的、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分为教学见习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两种。

选择教学医院、综合医院作为教学见习基地。教学见习基地的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业务范围能满足见习教学项目的要求。

选择教学医院、综合医院及与专业技能方向相关的机构为毕业实习基地,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等能满足毕业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

学校应与校外实训基地签订协议书,明确管理职责;学校应设置专职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

十四、专业师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应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两人。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教师应定期深入护理工作一线,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专业课教师中应有一或两名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在当地护理行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教学研究和科研能力素质优秀,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经历,在学校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良好的引领作用。

建立稳定的行业专家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护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清晰的研究和认识,在学校教学及对专任教师的指导等专业建设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专任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十五、其他

学校可以结合就业、升学需求,选择开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口腔护理、母婴护理、康复护理等专业技能方向的课程;也可以选择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护理专业中列举的其他专业技能方向或自行设置其他专业技能方向,在本标准基础上合并、调整、补充核心课程,制定专业方向课程。还可以结合护理学历教育通科性的要求,不单独开设专业方向,而经课题研究,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生命周期等课程模式,与护士执业资格准入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以及提升学历的升学考试要求相对接。

十六、考核

1、学生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选修课程,所有课程均应参加考核。

2、必修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2种,选修课程考核均为考查,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课程考核时,可补考1次获取学分。

3、毕业实习各科出科考试均通过时为毕业实习合格。

4、毕业考试课程为医学综合。

5、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157.5学分(含选修课10学分)、且毕业考试合格者,准予毕业。

十七、说明

(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参与人员名单

学科专家:孙雅博 郭斌 吴春荣

专业教师:刘鹏妹 潘永昕 张艳杰 高燕 栗源 刘静 田芳 侯树慧 王彦云

张译文 尹霞 张静(大)

审核教师:白国胜 刘鹏妹 张艳杰 潘永昕

撰写教师栗源 张艳杰

(二)本次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   2023   级开始执行。


 

 

 

下一条: 中职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版

关闭

  • 版权所有 包头医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包头市卫生学校)  地址:包头青山康乐小区 

    蒙ICP备11004020号 蒙公网安备 15020402000099号


     

  • 今日访问量: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